前台电话 : 0403 668 222 课程咨询 : 0403 668 222 地址 : Level 1&2, 36 Prospect Street, Box Hill, VIC 3128

学员必读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无限潜能

“鸡娃”“牛蛙”“英奥混血牛”这些新奇教育名词你都认识吗?

发布时间:2021-05-14阅读:1784

近几年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热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频率越发活跃,随着85后、90后这些第一批“网络大军”逐渐成为生娃养娃主力军,各种教育方面的新奇词语被创造了出来。从前的虎妈、直升机父母,到如今的牛蛙、鸡娃等等。创造出来的物种五花八门,不变的却是各位父母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和焦虑。

 

首先,“鸡娃”的世界,自成一套话语体系。理解这些词语的第一步,是破译这些难以破解的暗号。鸡娃教育分为“荤鸡”和“素鸡”两大类,前者重应试,学习,后者重素质、才艺。现在的家庭中,“荤素搭配”很重要,但符合应试教育的“荤鸡”依旧是主流。“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衍生出来的“天牛”指天才小孩,“英奥混血牛”指英语和奥数能力都突出的小孩。

 

成为“牛蛙”,是为了升入名校。为了考进顶尖高校,必须在顶尖中学就读,为了进入顶流中学,必须在最好的小学做到出类拔萃。环环相扣下来,鸡娃行动宜早不宜迟。据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年参加过学科补习,五分之一参加过校外兴趣班。周末补习,学校考试,课外考级,娃娃们的生活好不充实。

 

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鸡娃。在这场越来越盛大的教育“军备竞赛”中,鸡娃现象是的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越来越高了。“鸡娃必先自鸡”,为了自己的娃,这届父母付出的努力也并不比孩子少。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阶段每年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6左右,随着学龄的升高,教育支出逐渐增加,其中高中阶段的教育负担最高。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且能为子女提供的优势条件越少,鸡娃的程度就越强,更趋于以分择校。反之,如果父母足够佛系,或是自身家底雄厚、位高权重,则不需要鸡娃,择校时也有递条子、买学区房等多种选择。金钱投入之外,教育的时间成本也需要考虑。鸡娃,离不开虎妈的陪伴与坚持。据统计,中国家长每天花费4.6个小时陪伴孩子,其中女性家长是照料和辅导的主力。在补习班旁听、做笔记、做家长的配套教材等等,“欲练牛蛙,必先自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家长们坚持的动力所在。

 

不难看出,在一线城市、生育独生子女、拥有中等偏上收入的高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更高,也更容易成为鸡娃家庭。鸡娃现象的出现,是新一代城市中产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然而,僧多粥少的现实下,鸡娃的结果未必如愿,满怀期待的鸡娃父母,也更容易伴随着严重的教育焦虑情绪。

上一篇影视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这两种教育模式你中招了吗?(二)

下一篇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和睦相处?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做